(本文首發新京報微信,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眾號“新京報”,或添加微信號:bjnews_xjb瞭解更多精彩內容)
  河南鄭州搏強新觀念培訓學校不大的操場,平時是學生們訓練體能的地方。5月19日夜裡,學生郭玲玲在操場上接受兩小時“加訓”後死亡。 新京報記者 盧美慧 攝
  “監獄實驗”、“摧殘基地”、“納粹集中營”……這些觸目驚心的詞彙,說的不是二戰,而是戒網癮學校。
  5月19日,19歲的河南少女郭玲玲,死在了鄭州一所戒網癮培訓學校里。20來天后,此事經當地媒體披露,引發全國持續關註。
  有人說,這是監管之錯,出事的學校連續7年年審過關,教育監管部門幹嘛去了?有人說,這是認識之錯,“網癮”本就不屬於病,幹嘛要去治療?更有人毫不留情地指出,這是家長之錯,孩子出現問題,“稀里糊塗找個機構,企圖一勞永逸地讓孩子脫胎換骨”。
  “誰給了戒網癮學校法外特權?”
  “(死亡)事件發生之後,林灝有個讓自己挺難過的發現:他並不感覺難過。他問了很多跟郭玲玲朝夕相處的同學,答案是同樣的。”
  這是23日《新京報》相關報道中,一個重要細節。
  對生死冷漠的不止是這些被折磨的、不諳世事的孩子們。“鄭州戒網癮學校對學生死傷何以如此漠然?”此前,紅網所發評論已註意到,在嫌疑人被刑拘之後一段時間內,搏強學校(涉事學校)依然在正常招生培訓,副校長稱影響不大。
  “瀏覽這則新聞,如同在讀一則恐怖故事。”除了感慨,該評論作者柏文學還接連發問:請問教育局對博強學校的校規是否瞭解?是否到現場觀察過戒網癮訓練活動?稽查過沒有?難道教育管理和督查工作,就剩下“頒發辦學許可證”、頒發“合法辦學單位”牌匾?
  “誰給了戒網癮學校法外特權?”質問政府部門監管責任的還有《人民法院報》、《南方都市報》、《瀟湘晨報》等多家媒體。“有些部門連‘賣陝西麵皮都要發證’,可是對於事關孩子身心健康的戒網癮學校,卻推說‘人手不夠’。”“涉事學校究竟是通過怎樣的手段獲得了監管方的青睞,又是憑藉怎樣的途徑獲取了相關的培訓資質?監管部門的失職與缺位,恐怕更需去追問。”
  同樣是聚焦政府部門責任的缺位,《華商報》、中國青年網的評論,重點在呼籲“戒網癮”的國家標準出台:國家除了有明文規定不准體罰學生之外,對於這些戒網癮教學機構,並沒有任何規範標準甚至統一教學大綱,戒網癮機構只能憑經驗甚至“想象力”來幫助學生戒除網癮……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對各類戒網癮機構進行規範,實現由“大亂”到“大治”。
  “網癮就不該被貼上精神病標簽”
  有媒體呼籲出台標準,有媒體則指出,網癮就不該被貼上精神病標簽。
  齊魯時評“肯定地說”:整個社會都將網癮當成一種精神疾病,必然會在治療方面陷入誤區,各種不正常、不合理甚至暴力的手段,就成為了治療方式。
  “網絡成癮症,最初只是一美國精神科醫生在社區論壇內編造出來的玩笑。國際精神醫學領域通用的兩大診斷體系均未將網癮定為精神疾病。甚至中國衛生部也否認將網癮列入精神疾病範疇。”網易製作的專題指出,曾經被熱議的“中國網癮標準成為世界標準”完全是誤讀,相關權威手冊僅將“網絡游戲成癮”列為值得“進一步研究”的情況,非已確定的精神疾病。
  而網上多名實名認證的心理咨詢師,也發表了類似看法。@武志紅說:網癮是心理疾病,這是中國定義;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多的戒網癮機構在中國,其他的,好像除了一家外也都在中日韓。
  “在互聯網毒害兒童的觀念下,中國敏感的家長們‘打著救救孩子旗號’將孩子送入或騙入反網癮機構。但2010年,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公佈的調查研究令人驚訝,矯治機構資質審批混亂,批准的部門更是五花八門,包括教育部門,工商註冊、共青團組織和衛生部門,甚至還有民政局、文化局等部門,但幾乎都無醫療資質。”
  看見學校有外人進出,學生們仿佛看到救星,這是他們扔出的求救紙條複印件。上面寫著“救救我”。
  學校與家長,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”
  2009年,廣西一名網癮少年被教官毆打體罰後死亡;2007年,重慶一名網癮男孩因受不了體罰而跳樓……河南郭玲玲的死,絕不是第一例。那麼“這樣崇奉暴力、以體罰代教育的學校”,緣何大行其道?包括新華社在內的不少媒體,與眾多網友,都認為家長“難辭其咎”。
  《新京報》一個星期前已反問:有哪些父母願去“戒網癮學校”受教育?悲劇之後,當地教育部門回應,此前從未接到過家長的舉報。也就是說,很多家長認同該校所採取的封閉式管理、體罰等堪稱變態的教育方式。
  而在該報昨日跟進的另一篇評論中,作者更直言:“吃人的戒網癮學校,生存土壤是一些家長同樣對暴力教育的迷信。甚至死亡都沒有警醒一些家長”,“家長忽視日常的教育、自身的示範,卻想直接要一個‘乖巧懂事’的娃。一個願打,一個願挨,只是家長是替孩子點的頭。”
  如果說,《新京報》的評論尚屬溫和,認為“這些父母並非不愛自己的孩子,初衷為了孩子好”,那麼一些來自醫生、網友的心理“解剖”,則是讓人直面淋漓的鮮血了。
  “這是家長與戒網癮學校的(至少是無意識的)共謀。不止一個家長對我表達過這個意思:孩子這個樣子,他們做好了不要的準備。”@武志紅說。
  心理咨詢師@李雪愛與自由似乎更是揭起短來毫不留情:因為孩子不受自己控制讓家長生不如死,潛意識里希望沒生過這個孩子。如果孩子被虐死,既滿足了潛意識動力,又轉嫁了殺死孩子的愧疚感,只需要恨學校即可。
  這些擅長揣摩人類心理的人所做分析是否準確,我們不得而知,但江蘇醫生武潔發表在《瀟湘晨報》上的評論,則輕易會被人認同:“孩子們之所以沉迷虛擬的網絡之中,可能正是因為現實中父母的關愛太少,孩子的生活太無趣使然。”
  網癮依舊,斯人已走。這一次的悲劇,能否警醒各方?
  新京報新媒體編輯 祝炳琨
  (原標題:【媒目】網癮少女死亡背後的無形之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y69qynwm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